「修梅可--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事件

陳文屏  中央大學天文所及物理系、所

 科學月刊1994.9.

 修梅可--李維九號」 Shoemaker--Levy 9 彗星接近木星後被分裂成約廿個碎塊,長達三億公里的這串「珠鍊」於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六日至廿二日陸續撞上木星。撞擊所釋放出的能量遠大於人類擁有的全部核子武器的威力,而在木星的大氣留下十數個撞痕,有的相當於地球的數倍大小。類似的事件在太陽系的歷史中也曾發生過甚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演化可能都和彗星的撞擊有密切的關係。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早期預測到天體的撞擊,並且安排了有組織的觀測計畫。本文針對此次事件的前因、後果做一番總結。

 1.前言:彗星如何形成?

        我們的太陽是由一團雲氣收縮而形成的。雲氣的中央溫度不斷升高直到足以引燃氫氣的核子反應,因此形成了一顆恆星。同時間內星球不斷地吸積環繞在星球四周的物質,加上雲氣的轉動,因此在赤道的上方形成一個環星盤。盤中的塵埃氣體受了彼此的屏障,得以倖免於星球輻射及噴出物質的破壞,因此有較好的機會黏聚增大,最終形成環繞在太陽周圍的行星[1]

        在這一大團雲氣靠近中央的區域,因為溫度高,只有耐熱的金屬及氧化物得以存在,此環境中產生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便擁有堅硬的陸地。雲氣冷卻的結果是融點高的先凝固成了核心,融點較低的則漸次包在外層。愈往雲氣外部溫度愈低,來自太陽的輻射也較弱,在大約現今土星及天王星軌道的地方存在了一些成分以冰渣為主的微小天體。巨大的外行星逐漸成型後,它們萬有引力產生的干擾開始將這些冰冷的天體彈射到太陽系以外的區域,分佈在一個半徑為20,000100,000天文單位的球型雲氣之中(一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一伍五千萬公里﹔冥王星離太陽大約是五十個天文單位)。雲氣中的這些天體長年在冰冷的太空中遊走,因為體積非常小、溫度低、加上離得很遠,因此我們看不到它們。只有在極其稀少的機會,含有一些冰體受到銀河系其他星球路遇時擾動的影響被甩進太陽系。絕大部份的冰體進入太陽系後,軌道稍被偏折後又離去不復返。少數的一些會被太陽的萬有引力所擄獲而繞太陽運行.便成了一顆我們熱悉的週期性的彗星。兩太陽系外由約那口分佈了彗星的球型雲氣稱為「歐特雲」,是為了紀念荷蘭的天文學家「詹.歐特」(Jan Oort,前幾年才過世),他提出這樣一個球狀雲氣存在的學說用以解釋彗星的來源。

        跑進太陽系的彗星有少數幾個會直接撞向太陽而熔融身亡﹔也有極其微小的可能一些彗星會被木星吸引,改而繞行木星。從一九九三年三月起我們活生生地目睹了大自然所演出的一齣戲:一顆環繞若木星名為「修梅可-李維九號」(Shoemaker-Levy 9)的彗星因為太靠近木星,被其強大的引力所撕裂,這些彗星的殘核盤旋漸漸接近木星,前於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六日至廿二日以每小時廿一萬公里的速率陸續衝入木星龐大的大氣層。


為什麼彗星會被木星撕裂?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一個物體的質量愈大引力就愈大,同時距離愈近所受的引力也越大。因此當我們向著一個物體時,它對我們正面的引力就比背面來得大,這一股「引力差」使我們感受到一股被撕開的力量。平常我們並沒有被撕裂,那是因為我們身體分子間彼此的內聚力遠大於來自其他物體撕開我們的力量。正因為地球受了來自月球的這種引力差造成了地球上的海洋面向著月球突起,因而有了潮汐的現象,我們因之稱其為「潮汐力」。同樣的道理,地球對月球的潮汐力使得月球無法自由轉動,因而以同一面對著我們。其他潮汐力作用的例子包括外行星(如土星)的光環(被撕裂的衛星碎塊),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因木星巨大的潮汐力而無法成型的行星碎塊)等。在大質量、高密度的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周圍潮汐力的影響更為顯著。彗星的成分是內聚力微弱的雪泥等,當它接近木生到一個距離時,來自木星的潮汐力會大於其本身的內聚力,因此就被撕裂了。這個能夠靠近而不被撕裂的最小距離稱為「洛西極限」(Roche limit)。


2.有關「修梅可-李維九號」彗星

           有關這顆彗星發現的經過及整個事件不少報章媒體曾經介紹([2][3][4][5],此處僅扼要地回顧。該彗星是修梅可夫婦(Eugene and carolyn shoemaker)及李維(DavidLevy)共同發現的。三人各有不同的研究工作,而共同的興趣就是搜尋未知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修梅可夫婦以其擁有的位於美國加州「帕洛瑪山」(Mt.Palomar)上的四十六公分史密特望遠鏡有系統地取得天空不同的部份的照片。六十六歲的金(Gene,尤金的暱稱)已經從事了一輩子搜尋及追蹤小行星與彗星的工作。現年六十四歲的妻子則於一九八二年成為他的義務助手,負責執行需要細心與耐心的掃瞄照片的工作。由此她至今已經發現了廿八顆彗星(依慣例以其名為彗星名),為該要世界記錄的保持人。四十五成的李維為Sky & Telescope雜誌的特約及專欄作家,並且利用其八吋的望遠鏡在家後院發現了不少彗星。他形容觀測彗星是:『一點兒藝術﹔一點兒娛樂﹔偶爾也有一點兒科學!』

        一九九三年三月廿四日的晚上他們三人一起工作。天氣不好,但和過去兩個月來的壞天氣相比還算差強人意,商量之下因此決定使用一些稍有瑕疵的底片以節省花費。當凱洛琳第二天檢視影像時,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現象,『看起來像是被壓碎了的彗星』,她如此形容。他們知道有了重大發現,但是還不能確定是什麼。由於「國擦天文聯盟」(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規定報告特殊天象必須有不同兩天的結果,緊接著的壞天氣讓他們懊惱極了。於是李維一方面通知掌管聯盟它報業務的馬士登(Brian Marsden)一雖然不算正式的發現,但先註個冊一一方面請求在亞利桑那州的友人史卡地(Jim Scotti)幫忙確認。李維告訴史卡地可能是彗星的不明天體的座標後,約好十五分鐘以後再撥電話。當影像透過其九十公分的望遠鏡呈現在史卡地的眼前時,電話響了。『看到彗星了嗎?』李維急促問道。『你問我看到彗星了嗎?』史卡地回答,『我正把我的下巴從地上撿起來!』([2]

         撿下巴的不只是史卡地一個人。隨後的觀測確定了這是一顆分裂了的小行星或彗星。按下來的一個月內大量的觀測資料讓科學家計算出軌道,而推算出該天體乃於前一年(一九九二)的七月為木星所撕裂,而分裂了的碎塊正繞著木星運行。到了五月份更進一步推算出來這些碎塊將撞上木星。同年的七月夏威夷的望遠鏡以及今年一月太空中的「哈柏望遠鏡」的高分辨力觀測指認了廿一個碎塊排成一串的奇妙景觀,分別利用英文字母從AW命名(亦與數字混淆的I0不用),媒體稱之為「珍珠項鍊」。一連串後繼的觀測顯示碎塊的相關位置、亮度不斷地改變,有些碎塊消失了,有些後來分辨出(或撕裂成)更小的碎塊(圖二)。然而檢視發現之前的照片卻無法找到這個彗星的影像。原因是彗星太暗了,只有在分裂了以後,碎塊雖然加起來的質量和原來的母體差不多,但反射陽光的截面積卻變大了。這有如平日遮擋光線的霧氣或者是路邊飛揚的塵土,雖然總質量不大但因為顆粒細小,遮光(或反光)的能力卻很強。


為什麼彗星會撞向木星?

    由於彗星是從遠方進入太陽系的天體,其軌道若非開放式的就是離心率大的狹長橢圓,並且軌道面凌亂無序,不似行星的軌道多在同一平面上。狹長的軌道使得彗星有行經行星的機會,因此可以經由木星及土星等大行星的擾動,改變成繞行太陽及大行星,成為短週期的彗星。「修-李彗星??最遠時與木星相距五千萬公里,來自太陽的萬有引力影響了其軌道。天文學家根據計算預測當它1994年七月再次飛近木星時,偏離了的軌道將使其撞向木星


 

3.事前的推測

        彗星的殘骸以高速衝入木星龐大的大氣層,自然冰消氣散。但事件前對於木星會產生什麼後果則眾說紛紜。一般相信木星由於體積巨大(約為地球的一千倍)在撞擊點或許會留下些短暫的痕跡,但是結構上應該不含受到明顯的影響。首先,在撞擊的剎那會有約數秒的閃光,現象類似於太空碎渣進入地球大氣所產生的流星。但是接下來的情形就不清楚了,一部份的原因是對木星大氣結構不夠瞭解,但是更主要的是撞擊的規模及產生的結果取決於碎塊的大小,然而這些大小約數公里的碎塊受熱後產生的塵氣(涵蓋四百公里至兩千四百公里的範圍)使得觀測上無法精確地估計其大小。

         如果入射碎塊小,或許在進入大氣之前便被撕成粉碎進而環繞木星運行,在十年內形成一個類似土星的碎冰光環,但光度會暗得多(木星現有的環是碎石組成的,反光力不高,地面上很難看得到,是「航行家號」飛抵其附近時才發現的)。相反的如果碎塊夠大,它們便可以衝入木星大氣掀起一片雲浪,同時釋放大量能量而產生蕈狀雲。由於木星是由氣體及液體組成的,撞擊將有如石頭落入水中般產生震動的波紋(有兩種,一種似水波般散發開,另一種是聲波向內部傳遞約一小時後反射回表面,亦呈圓形)。木震的現象將使得表面的溫度產生微小的波紋玨化,估計用紅外望遠鏡或許能探測得到。尤有甚者,大規模的撞擊或許會造成大氣局部的擾動而形成另一個像「大紅斑」一樣的色斑。彗星的碎塊雖然質量不大,但是因為具有極高的速度所以破壞力很大,這和高速飛行的小小子彈殺傷力強的原理是一樣的。這些碎塊撞擊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數百兆噸黃色炸藥的威力,但可以確定的是尚遠遠不足以引發木星的熱核子反應。另一方面由於木星離地球很遠(事件發生時相距七億七十萬公里).撞擊對我們將沒有影響。

 

4.預計能看到什麼?

         事件之前的預測是很令人失望的。大自然上演的這齣千年難得一見的好戲,我們卻無緣坐在前排的位置。因為所有的撞擊事件都發生在木星背向著地球的一面,位於木星赤道以南緯度約四十幾度的位置,所以在地球的方向將無法直接看到撞擊瞬間的閃光。天文學家因此除了寄望有一些蕈狀雲噴發得夠高,因此能夠從側面觀看其頂端外(紅外光是最佳的觀測波段),也希望藉著木星環或環繞在木星四周的衛星的反光來估計撞擊的規模。這好比從幕帷的漏縫中偷窺演員的往返或自舞臺後方的歡呼聲揣測劇情精彩的程度。

        幸好有一些太空船目前在太陽系的其他位置得以向著撞擊的一面,其中預計一九九五年底將到達木星的「加利略號」(其時距木星兩億四千萬公里)因為配備了相機裝置,最適合進行觀測。其他的太空船如「航行家號」則因為已經在太陽系的邊緣距離太遠且重新啟動其已經關閉的相機動力不易(「航行家二號」的「紫外光譜儀」仍將進行觀測),「尤力西司號」 Ulysses,乃脫離太陽系平面的太空船用來研究太陽的極區)則沒有配備攝相的儀器,同時撞擊點恰在可見木星盤面的邊緣,也無法有效地進行觀測。然而囿於「加利略號」的主天線受損,傳送資料的效率很低,只能選擇性地觀測,預計明年的一月底才能將觀測的結果傳送完畢。幸運的是由於撞擊點離我們可見的一面不遠,加上木星的自轉很快(不到十小時),撞擊的位置約需 515 分鐘後,便可以隨著自轉對著地球了。

 

5.實際上看到了什麼?

 5.1世界各地的實況轉播

         在撞擊的那一個星期中,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望遠鏡(地上的、天上的)大概都曾經進行了觀測的工作。第一個碎塊撞擊後,記錄到的資料顯示撞擊的可看度大於事前的期望。漂亮而令人震撼的照片上了全球各報紙第一版的顯著地位(見圖三),一般群眾開始注意這「太歲頭上動土」的嚴重性;天文學家尤其興奮,因為第一個碎塊算是比較小的。果如期然,接著下來的劇情更加精彩,有的撞擊所噴發的蕈狀雲頂端明顯地出現在影像中,表示雲浪如果不是被某種力量推向達一、兩千公里的高空,就是雲氣比預期來得濃故較易反光。例如圖四比較了不同波段觀測蕈狀雲的結果:撞擊所遺留的痕跡在多半的波段都呈暗黑,而在經過甲烷的一條譜線所觀測的影像由於大氣強烈的吸收,木星呈暗黑色但是撞痕卻發亮。其原因是衝出雲霄的蕈狀雲頂反射陽光,比較不受大氣的甲烷吸收所影響。

         整整一個星期的事件在接近事件尾聲時,劇中眾多的演員讓人眼花撩亂。一般人開始數不清楚字母了,媒體也失去興趣,照片漸漸移到別的版面,但是撞擊完後所留下的一個個疤痕卻讓人印象深刻(圖五)。尤其撞痕殘留的時間遠超過預期,長達好幾天,前後總共產生了十數個疤痕,有的相距很近,甚至重重相疊造成觀測者指認上的困擾!

         這次事件在科學上當然有不凡的意義。天文學家一直相信木星上的彩色平行斑紋是因為快速自轉造成的,而橙褐的顏色則來自某種硫化物,例如硫化氫 H2S),但是卻從來不曾探測到,原因是我們看到的只是大氣的表層。另外科學家相信木星是沒有堅硬的陸地的,其內部充滿了液態金屬氫(在高壓下其電子能自由行動,因此導電性強如金屬般),導電的液體加上快速的自轉也因此產生了木星強大的磁場。科學家都希望能夠利用這次的激盪濺起一些內部的物質進行研究,而事實上這次的事件中的確觀測到了硫化氫。從初步的資料看來,彗星碎塊雖然比預期來得大,但是衝擊卻沒有太深入大氣,目前為止偵測到的分子除了硫化氫大都是屬於彗星的,期待翻騰出木星內部物質的希望可能要落空。預期的震波也觀測到了,且影響廣達表面的四分之一。

         世界各角落的天文台---甚至很多看了名字後不知道它們到底在世界那個角落---包括位於南極的望遠鏡(可以不受經度的影響全程進行觀測),藉著電子網路獲知最新的事件預報資料,並協調不同的機構以不同的手段進行研究,然後將得到的結果以最短的時間放上網路以供利用。這般的合作及效率將「資訊高速公路」的功能優點作了淋漓盡致的展示。另外當著全世界的面「哈柏望遠鏡」所拍測的完美照片為其無瑕的修復任務作了最佳的見證。直接目睹撞擊事件的「加利略號」也收集了六個撞擊事件共約一小時的觀測資料,截至八月中旬工作人員已經收到了 K碎塊撞擊的影像。初步資料顯示撞擊所產生的閃光較預估的長,達約 35秒,而最亮時為木星亮度的十分之一。

         總總的觀測顯示一些碎塊的撞擊雖然產生蕈狀雲的規模比預想的來得大,閃光持續的時間也來得久,然而接著卻沒有看到預期中應該有的火球。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有些碎塊(譬如說 B碎塊,其亮度在撞擊前和 A 差不多)完全沒有留下撞擊的痕跡。很顯然不是每一個碎塊都是一樣的。各地的天文學家現在正忙碌地彙整、分析、研判所收集到的大量數據。截至目前的結果不過是冰山的一角;其他更多、更重要的發現必當接踵而至[6]

         另外一個意義就是撞擊的時間及地點正如預測,證明科學家有預測突發天體事件的能力。台灣的天文工作者於一九九三年的夏天中央大學舉辦的天文研習營中,經由一位現在芝加哥大學的 Dr. Mac Low Mordecai-Mark 的演講獲悉了第一手的消息,各國的天文學者同時也開始陸續討論這個將要發生的事件,但是直到今年初消息才漸漸為國際上的媒體所注意。原因是天文學家在幾年前曾預測西元二一二六年一顆名為「史--托」的彗星 Comet Swift-Tuttle 將會撞擊到地球(其週期約為一百卅五年,最近一次於一九九二年回歸),當時引起一股不安,但後來修正計算後發現其實只會擦邊而過。為了類似尷尬的情形不再發生,雖然撞的不是地球,天文學家對宣佈這次事件格外地謹慎。

 5.2台灣本地的觀測活動

        台灣對這次事件也進行了觀測。除了業餘觀測者目視及照相以外,我們以有限的設備及天候條件對適合的幾次撞擊結果進行了監測的工作。其中台灣師範大學在七月十八日的晚上成功地記錄了 G 碎塊(碎塊中最大的一個)撞擊後殘痕隨著木星自轉初始越行表面的過程。因為地球的自轉,每一次撞擊時地球會以不同面向著木星。譬如說第一個碎塊(編號第廿一的 A)在台北時間七月十七日的將近凌晨四點(國際時十六日廿時)發生撞擊,而木星在午夜時便已經落下地平線了,在台灣的觀測者就完全沒有機會看到任何可能的後果。G碎塊撞擊時台灣還是下午,但是當撞痕漸漸轉入視線時便是我們獨特的觀測機會,因為當時美洲、歐洲及南美洲等大型天文台受限於經度的限制無法觀測。G殘痕的規模很大,其大小甚至超過木星的「大紅斑」,當時國內的幾個觀測團體(台北市立天文台、中央大學鹿林山觀測站)也都有目視或攝影觀測的記錄。位於中壢的中央大學於七月十九日針對最有利於觀測的K碎塊的撞擊事件,進行全程監視。撞擊的時間是當晚七點多,可惜當時雲層籠罩,無法觀測。幸運的是約八點以後天空奇蹟似地轉為晴朗,一直到近午夜木星落下為止,我們在不同的波段記錄了 K殘痕越行的全部過程(圖六)。我們取得的是數位化的影像,與一般攝影照片不同,因此能夠很快地在初步分析後於凌晨將撞痕的大小、通過木星子午線的時間等資料傳送上電腦網路,供全世界觀測者及日後研究的參考。同地區的日本、澳洲、中國大陸以及今年六月韓國才啟用的 1.8米光學望遠鏡,各自使用不同的儀器及方法(光譜、紅外光度等,如圖七),在不同的波段也都有觀測成功的記錄。我們的可見光多波段資料將是 K撞痕首次越行表面的重要記錄。

 6.事件後的省思

         宇宙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奧秘。對平日不關心天象的人來說,這次的事件提醒了我們:宇宙並非萬古如斯,天上是有東西的,而且還會發生事情!一般人對天文的好奇與興趣讓我們這些站在研究第一線的人感到意外而且興奮。台北的圓山天文台、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壢的中央大學、還有全台各地各個社團所舉辦的演講與觀測活動湧入了大批的人潮。大家除了關心彗星撞木星的事件以外,同時希望一探地球及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我們感念大自然給了一個機會讓我們把對夜空的愛傳染給其他人,希望類似的推廣活動能蓬勃地延續下去,同時盼望不久的將來台灣能有具國際水準的的觀測設備,在面對類似的好戲時除了「不缺席」外還能跟著熱烈地狂舞。

 6.1太陽系中歷歷可數的疤痕

         天體的相撞其實是很稀鬆平常的;太空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冰渣、碎石,而地球在其中運行自然免不了碰碰撞撞,差別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據估計每天有數噸漂浮在太空的碎渣以每秒數十公里的速率 撞進地球的大氣。小如沙塵的粒子與空氣摩擦產生火花,便是我們常見的「流星」。絕大多數的碎渣在離地面約八十公里的高空就消損殆盡,極少數顆粒大的落到地面變成了「隕石」。歷史上有不少大型隕石的記錄,例如不到十萬年前的一顆巨大鐵隕石落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撞出了一個直徑 1.2公里,深 200公尺的隕石坑(Barringer Crator);或是六億年前的隕石在南澳洲留下了直徑 160公里的坑。另如本世紀初 1908 年在西伯利亞的「唐古斯喀」 Tunguska 所發生的大規模爆炸與焚燒可能也是天外飛來的橫禍造成的([7])。

         這次彗星撞木星的事件我們幸運地身為觀眾。假如撞擊的是地球,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了。很多科學家相信六千五百萬年前可能就是發生在地球上類似的大規模天體撞擊造成了氣候瞬變,對生態的影響導致了恐龍及生物大規模的滅絕([8])。科學家曾經在「航行家號」 太空船拍攝的木星衛星照片中發現排列整齊的隕石坑[9],經由這次的事件後恍然大悟,原來彗星經過巨大行星後被分裂的事情在太陽系的歷史中不是第一次發生,只是有些撞到周圍的衛星,有些撞到木星還被我們看到罷了。

         至於下一次會是什麼時候呢?科學家搔搔頭,然後回答一堆統計數字,或者是很興奮地闡述太空中微小天體的理論上的分佈情形,聽了以後讓人根本不確定他到底回答了問題沒有。也就是說答案是:不知道! 地球的磁場阻擋了帶電的高能宇宙粒子,而大氣則過濾掉小的入射碎片,因此我們只要擔心較大的、較有威脅性的碎塊(數公里大小)即可。但是這些漫遊在太空中的小天體實在太暗了,以至於我們無法知道實際上它們數量有多少、分佈在哪裡,而類似這次撞擊木星、大小達數十公里以上的天體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我們就必須時時搜索它們。像修梅可夫婦和李維等人所做的就是專門找尋不為人知的微小天體(小行星、彗星),然後監視它們,計算出它們的軌道。至於一旦發現了對地球有威脅的天體,能夠有哪些手段解決(炸掉?融化掉?讓它偏離軌道?)不在此討論,留給讀者做聊天的話題。關鍵是我們必須早期預知(估計至少需要五十年),人類才有足夠的時間採取因應的措施。可以想見的是有了外敵內部才知團結,屆時或許人類終悟唇齒之親,不再終日彼此殺伐。

 6.2彗星與生命的起源及演化

         人類文明不知是否會因彗星碰撞而亡---更需要擔心的應該是自取滅亡---但是生命卻有可能因其而肇基。宇宙之始只有氫、氦等極其簡單的原子而已,星球窮其一生藉著熱核反應產生較複雜的元素。當星球結束一生後,以不同的手段,或和緩、或激烈地將這些複雜的元素拋回星際太空以產生下一代的星球(所謂「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一顆先前死亡的星球所產生的元素回歸了星際物質之後,可能一部份造了一顆星,一部份造了你我。看似遙遠的星球和你我的關係其實很密切的!

         星球所產生的重元素如何能夠進一步地繼續滋生,成為我們身上種種極其複雜的分子是一個謎。科學家認為億萬年冰封在厚重分子雲中的彗星有相當的機會能夠孕育複合的分子, 如果與早期的地球相撞遺留下這些分子,會是演化成生物一個有效的起點。讓我強調這只是一個有利的起點而已,生命能否因此發展(甚至是否在地球上發軠)還是大可辯論的問題。除了起源,在生物的演化上彗星可能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地球上擁有的大量液態水是生物不可或缺的,很可能便是彗星撞擊後留下了它們所挾帶的充沛水分(冰)。

         媒體所稱的「世紀之吻」結束了,留給我們的是一大堆的資料及對宇宙更深的好奇與敬畏。

         筆者對於行星科學並無專門的研究,然面對此一重要的事件,基於取得資訊的便利,責無旁貸地爰筆記下這場精彩好戲的劇情及觀後感供大家分享。參與觀測工作的中央大學天文所師生日以繼夜的工作值得慰勉。那個星期當中曾經有位記者說:『我以為你們會忙於觀測研究,沒想到是忙著到處演講!』我現在想要回答的是:『我們兩樣都做了!』

         感謝天文所的蘇玉玲同學對本文的初稿內容提供建議並且協助影像的處理。也感謝成功大學物理系許瑞榮教授提供一些圖像。

 

參考文獻

 陳文屏,科學知識,第卅九期,第一頁 1994.6

 時代週刊Time MagazineMay 23, 1994, p.34

 Beatty, J. K., and Levy, D. H. 1994Sky & Telescope, Jan., p.40

 Beatty, J. K., and Levy, D. H. 1994Sky & Telescope, Jul., p.18

 陳培堃(1994大地雜誌 七月號

 Chapman, C. R.1994Nature, 370, 245

 Gallant, R. A.1994Sky & Telescope, Jun., p.38

 許靖華 The Great Dying1992)中譯本:大滅絕,任克譯(天下文化出版)

 Melosh, H. H., and Schenk, P.1993Nature, 365, 731

   

 

圖片說明:

D G 撞痕的哈柏望遠鏡影像。自1994 7 18 日到1994823日的連續變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