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這個東西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及物理系)

本文刊載於「大地地理雜誌」2000年1月號

我們不能如以元計錢般,以日計時,因每日皆不相同。 ─喬治•柏格

時間是絕佳的老師,但是很不幸,這位老師終將湮滅所有學生。 ─ 柏利歐茲

你曾經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 ─ 羅大佑

何謂時間?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畢竟幼童便已經有「明天要過生日」、或是「等一會兒買玩具」的概念。但是若真要對「時間」下定義,卻似乎沒有人說得清楚。

時間的本質十分複雜抽象。首先,時間是絕對的嗎?若說時間的概念來自事件的順序,以及事件的長短,那麼在空無一物的世界裡,時間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即使世界裡有物體存在,但若是只有一個,而沒有其他物體與之作用,沒有因果關係,自然沒有順序,也就沒有時間。把這個道理繼續推論下去,若是世界裡存在許多物體,但卻彼此相隔遙遠,以致無法溝通,沒有交互作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有意義嗎?

 

未來等著現在走去?

其次,時間是單向,還是循環的?時間一直向前似乎是毫無爭論的。人們的終極恐懼,莫過於時間永不歇息,生命毫無選擇地走向死亡。然而晝往夜來、四季循環,草木隨之榮枯,包括佛教在內的一些哲學思想,便提出生生不息、輪迴轉世的說法,認為時光如洪流般,逕自奔騰,而萬物在其中載浮載沈,轉世脫胎,因此時間除了一路向前外,似乎又有週而復始的一面。所謂「未來」,是時間走到當處,瞬間創造出來的?還是「未來」其實一直都存在,等著我們從「現在」走去?

古人對於時間的體會,以及如何精確測量時間的渴望,提供了天文學啟蒙的原動力。我們日常使用的基本計時單位,皆源自天體的規律運動。最古老的計時工具是日晷,早在中國夏朝,以及巴比倫時代就已經利用圭表測量日影長短來計時。有了基本的時間單位後,人們便可以不再仰賴陽光,而利用沙漏、水滴等工具來計時。據傳早在黃帝時代,便已有漏刻的計時器具。唐朝杜甫詩:「五夜漏聲吹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以及宋朝王安石詩:「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清風陣陣寒」中,所謂「漏聲」就是水鐘滴漏之聲。台中科學博物館複製蘇頌製作的「水運儀象台」,便是製作精巧的水鐘。

太陽從東方升起,中午時分達到最高,然後從西方落下,兩次通過最高點之間的時間就定義為「日」。而通過觀測者地平面南、北方,以及正頭頂的一條假想線,則稱為「子午線」 (meridian)。太陽於中午時通過子午線,在此之前,稱為「上午」(AM; antemeridian),之後則稱為「下午」(PM; postmeridian)。對於不同地區的觀測者而言,子午線是不同的,為了讓每個地區都是太陽在中午的時候通過各自的子午線,因此有了「時區」的設置。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規律與太陽起落息息相關。很多生物也有類似的生理時鐘,隨著環境的韻律而有不同的行為。

月相盈虧圓缺的改變,是最明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天象,人們掌握了月相變化的規律,而有了「月」這個時間單位,代表兩次月圓之間的時間,也就是月球繞行地球一圈所需的時間。

「年」是地球繞行太陽一圈的時間。從地球看去,太陽在天上相對於恆星的位置每年移動360度,差不多每天一度,這也是五千年前巴比倫人定義圓周為360度的起源,如今使用度的小圈圈符號(o)就代表太陽。太陽一年當中,依次走在十二個星座之前,這就是「黃道12宮」的起源。古人發現了太陽的運動規律,而孕育了曆法,也促成天文學的發展。由於地球自轉軸的傾斜,一年當中不同時間太陽直接照射到地面的位置也不同,因此而有了季節。古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觀察到太陽在天空運行的速度,隨季節快慢不一,因而提出複雜的宇宙運行模型。

 

一年到底有幾天?

隨著社會結構越發複雜,人類文明的活動越發活絡,需要有記錄長時間的計時方式,導致曆法的制訂。曆法的基本要求是把一年分成較小的時間單位,因此先決條件是要能準確測量一年的長短。月相與太陽起落的規律性,成為自然的計時單位,精確測量天體運行的天文學,乃成為制訂曆法的必要知識

「日」的定義來自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但是何謂一圈呢?太陽連續兩次通過子午線的時間間隔稱為「太陽日」,而某遙遠恆星連續兩次通過子午線的時間間隔稱為「恆星日」。由於地球繞日公轉,太陽日比恆星日長了約4分鐘。同時由於地球繞日的軌道為橢圓形,一年當中每個太陽日常短是不一樣的,所以天文學家定義了「平均太陽日」。平均太陽日就是平常我們所用的一天24小時整,每小時有60分,每分有60秒。因此手錶上的每一秒都一樣長,日曆上的每一天也都一樣長。

曆法的複雜在於年、月、日等單位,彼此並非簡單的整數關係。最早的曆法一年從了354到365天都有。巴比倫人結合月球與太陽的運行,制定了陰陽曆,一年分成12個月,每個月30天,因此一年共有360天。埃及人首先使用太陽曆,一年365天,但是仍舊有12個月,每月30天,因此多出了5天。埃及人已經知道一年其實應該是365天又6小時,因此每隔4年就必需多加一天,成為閏年,以使曆法與天體運行一致。

中國早在黃帝時期,就已經利用日出時翻過一片竹片的方法來記載時間。尚書中便記載了當時的天官羲和(約為西元前24世紀)觀察日月星辰,以判定節氣,並已瞭解到一年的長度為366天。殷商時代(西元前16∼11世紀)利用六十干支計日,並使用陰陽曆,包括複雜的大、小月、閏月等。到了春秋時代,19年置7閏月的曆法已然成型。

自希臘的泰勒斯 (Thales,西元前624∼547年)與柏拉圖 (Plato,西元前427∼347年)以降,直到17世紀的牛頓,時間對他們來說是絕對的。哥白尼 (Copernicus,西元1473∼1543年)創立了日心地動學說,為現代天文學打下基礎,但是仍然認為時間是絕對的。

 

誰的「現在」?

直到本世紀愛因司坦的相對論才把時間與空間整合為一。試想,要是我們問身旁的友人現在幾點,友人看了手錶後告訴我們。但是要是友人離我們非常遠,發出的聲音(問題)要好幾秒鐘後才抵達友人處,而友人看了錶後即使立刻回答,聲音也還要幾秒後才到我這兒。換句話說,在這一問一答之間,我的「現在」已經和友人的「現在」不同了,「現在」已經沒有絕對意義了。在廣大的宇宙裡也是一樣,遙遠的天體發出的光線,可能要幾億年的時間才抵達地球,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此天體幾億年前的樣子。當科學家用望遠鏡觀測微弱的天體時,這些四面八方的天體與我們的距離各自不同,我們觀看天體,其實是在回望宇宙的歷史!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看得出,不光是在哲學上,即使是計時這樣純粹計時的科學技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讀書人的專長就是把簡單的事說得很複雜,科學家尤有甚之,看樣子天文學家更是箇中翹楚!這實在是因為天體的運行錯綜複雜的緣故。如今科學家不再單獨仰賴精確測量天體來計時,而改用機械擺動或石英震盪來計時。目前作為計時標準的銫原子鐘,以某條光譜線的頻率來定義一秒鐘,可以準確到百兆分之一。

有趣的是,年、月、日都與天體的運行週期有關,然而「星期」雖然在中文的稱呼上看起來和天上的星星有關,但是其長短──也就是之所以七天為一個星期──卻和天體的運行沒有直接的關連。

一星期七天的由來,一般的說法是與聖經中創世紀有關,即上帝工作了六天而在第七天休息。但有證據顯示,猶太人對星期的觀念可能來自西南亞美索不達米亞的閃族人 (Sumerian) 及巴比倫人,他們將一年分成星期來計算,一星期有七天,其中一天是休息的日子。早在巴比倫的時代即以日、月配上當時所知的五個行星用來記日,七天為一周。羅馬人沿用此記時習慣,但一度改成八天,直到西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將七天的星期置入羅馬曆,且定星期日為一週之始。

在很多文化的語言中,星期中的每一天都和天體有關,西方語言中,從星期日到星期六,分別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來命名。中國古曆每月以廿八宿分配,亦以七曜為星期記日,天體的順序也相同。直到今日,日文及韓文星期日到星期六仍保留了這些名稱。反倒是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在算日子方面,不論是星期(除了星期日)或月份全用數字,在現代的語言中反倒出乎意料的乾淨俐落!至於星期的觀念衍自西方文明,那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呢?又是在何時演化成毫無浪漫的數字呢?這些都是歷史上,文明之間交流與相互影響的有趣課題。

 

比「最早」還要早?

今天的科學家觀測宇宙天體的運動,發現宇宙正處於膨脹的狀態,並進而推算出宇宙大約是在150億年前的一個「大霹靂」事件後形成。然而這並不表示在大霹靂之前,宇宙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我們無法知道之前的情形罷了。大霹靂之前,物質與能量仍然可能存在,但是形式(化學成分、組成方式)、彼此的作用方式(物理定律)可能和現在這個宇宙不同。

既然宇宙有起點,因此也就有一定的大小,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呢?有趣的是,正由於宇宙在膨脹,越遠的天體所發出的光線(光是宇宙中走最快的東西!)必須花越久的時間才能到我們這裡,而因為宇宙的年齡有限,因此超過某個範圍之外的光線,還「來不及」抵達,而這個邊界,就定義了可觀測宇宙的大小。因為宇宙在膨脹,因此「宇宙之外」可以說是「未來的宇宙」,大霹靂之前的情形,與宇宙之外的情形,我們都無從得知,因為我們無法取得訊息,沒有交互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能來回震盪,從一個點創生後開始膨脹,然而速度漸慢終至停止,接著開始收縮,最後又回到一個點,然後又膨脹、收縮,如此週而復始。

常言道,人生的無奈在於「年少時有閒無錢,年長後有錢無閒」。那麼到底時間是什麼呢?答案或許是:時間和金錢一樣,都是人們覺得永遠不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