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忘稿
投影片放映
大綱
1
哪種恆星較能孕育高智慧生物?
  • 行星與母恆星
    距離適中 à 液態水
    圓形軌道
    à 溫度變化小
  • 任一顆恆星周圍可以定出「適居區」(habitable zone),在這當中有某種液體存在 (不一定非是水,但水很不錯!)
  •        液體到底有多重要?
2
 
3
"若母恆星質量太小,適..."
  • 若母恆星質量太小,適居區內恰好有行星的機會不大,且潮汐力使行星永遠同一面對著恆星
  • 但質量太大的恆星也不行,因為壽命太短,孕育不出文明 ── 地球上的生命花了35∼40 億年才發展出現在的文明
  •  太陽可以活100億(1010)年,太空裡藍白色耀眼星星有些只能活千萬(107)年
    (紅顏薄命!)
4
"所以類似太陽的恆星機會..."
  • 所以類似太陽的恆星機會比較大
  •    ∵ 它們供應光與熱的生命期夠長
         適居帶也夠寬廣
  • 銀河系中類似太陽這樣(質量不太大、也不大小)的恆星超過 600 億顆
  •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數十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找到行星存在的證據,雖然現今的技術還無法直接觀看到行星的影像
  •      在其他恆星周圍如何偵測行星呢?
5
 
6
"這樣就夠了嗎?有條件..."
  • 這樣就夠了嗎?有條件就可以
    發生嗎?發生會持續嗎?
    持續了就會有結果嗎?
  • 理所當然?想想看:
      如果太陽不是大小適中……
     如果地球不是距離適中……
     如果沒有月亮 ……
     如果沒有木星 ……
  •     天生我才必有用,天體亦然!
  •     生命中很多事情並非「理所當然」!
7
怎麼知道某遙遠行星上有生命呢?
  • 啊,但是,但是……
  • 生命是甚麼?
  • 生命的意義為何?
  • 生活的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