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 2002年秋季「天文觀測 I」(PH345)課程介紹

任課教師:陳文屏  (wchen@astro.ncu.edu.tw  或 x 5960
諮詢時間
Mon 1-2 pm; Thur. 11-12 noon

課程目標:學習如何利用觀測手段研究天體及宇宙現象

上課方式每週兩小時課堂授課、討論,一小時實作
              (觀測、電腦操作等)。

上課時間、地點:星期二ABC6 pm起);科四館 S4-914

課本"Observational Astrophysics" by Robert C. Smith (Cambridge, 1995)
可向桂林書局自行洽購
: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7716
電話:(022311-6451   傳真:(022389-5844

    課程內容

      這門課是:

Ø         有關天文的課。相關天文學背景(譬如曾修過「普通天文學」)對修這門課有幫助,但非絕對必要。觀測所需的天文知識包括時間、位置、座標、望遠鏡操作等等,都包括在授課內容內。但是你需要有足夠的物理背景。

Ø         有關觀測的課。本課程的目的在讓你熟悉星空、指認天體、並操作望遠鏡等儀器,或以電腦模擬的方式取得資料(照片、圖像、光譜),然後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分析,得到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的答案。同時進一步瞭解如何利用這些手段研究各式天體。

 

                因此你需要:

Ø         實際動手。學期中一共會有三、四個實驗題目,從觀測、拍攝照片到利用電子儀器取得影像(太陽、月球、行星、星球、星雲、星系),都必須親自完成。

Ø         做資料分析。取到的資料必須加以處理、研判,需要用到的數值技巧、統計方法將是課程內容的一部份。

Ø         交實驗報告。將得到的結果有系統的整理出來

        這表示這門課:

Ø         不會很營養,但可以收穫豐富。

評分: 期中考 (30%);期末考 (30%);作業、報告、討論 (50%)

    參考書:

ü          D. S. Birney "Observational Astronomy" (Cambridge, 1991)

ü          Henden, A. A. & Kaitchuck, R. H. “Astronomical Photometry” (1990, Willman-Bell)

ü          C. R. Kitchin "Astrophysical Techniques" (Adam Hilger, 1991)

ü          P. Lena "Observational Astrophysics" (Springer-Verlag, 1988)

ü          G. Walker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Cambridge, 1987)

以上圖書館皆有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