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83

 

12  金星

 

在體積大小與質量方面,金星 (Venus) 與地球幾乎是雙胞胎,同時在繞行太陽時,金星也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專司愛與美的女神,在希臘則稱為「愛芙蘿黛堤」 (Aphrodite)。這些古代文化深為這顆清晨與黃昏的明亮行星所著迷。因為金星的表面永遠被濃雲覆蓋,早期對其他世界生物的臆測,認為這顆行星上一直躲著一隻神秘怪物。但是近代天文學給這個幻想劃上了句點,今日我們知道金星為濃厚的大氣層所覆蓋,表面溫度比沸騰的開水還熱上

350C!有了這個發現,我們在尋找其他世界的生命時,有了嚴重的挑戰:為何

金星變得和地球如此不同?為什麼兩顆在開始時幾乎一模一樣的行星,在後期的發展上,會有這麼大的分歧?

 

為了瞭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盡全力進行分析,發射雷達波及太空船進入金星的

大氣層,以及對包圍在金星外面的氣體進行光譜分析。這些現代的方法讓我們對

這個窒息的姊妹行星,有了相當完整的認識。

 

<金星的溫度>  (The Temperature of Venus) 

 

金星上面的雲層比地球上的要厚得多,而將金星的表面一直遮蓋住(圖12.1及

12.2),因此當我們用光譜技術測量金星反射陽光那一面的溫度時,我們得到的是高於地面55公里的雲層頂端的溫度。這個溫度(-33C)和地球差不多,看起來沒什麼險惡。然而,無線電波則和可見光不同,能夠一路穿透雲層。任何只要溫度不是絕對零度的物體,就會在這些長波段輻射一些能量,因此天文學家希望利用1950年代所發展出來的高效率電波望遠鏡,來測量我們最近的行星鄰居的表面溫度。天文學家們很意外地發現,整顆行星的平均溫度居然高達475C,熱到足以把鉛融化!

 

p 284 

 

--------------

12.1  即使是透過最佳的望遠鏡來觀測金星,也只能看到幾乎沒有特徵的茫茫濃雲,但是在紫外光波段,我們便能看到一些參差不齊的陰影,可以依此測量風速。

-------------

 

-------------

12.2   這些金星的照片是在1979年初,當「先鋒金星號」 (Pioneer Venus) 以

高於金星表面65,000公里的高度繞行時,所拍攝而得。太空船的攝影機也使用

一片紫外光濾鏡(和圖12.1比較)來增加雲氣特徵的對比。在這樣的距離之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金星上面的循環模式。

-------------

 

p 285

 

-------------

12.3   金星每243天自轉一圈,自轉的方向與其繞行太陽的方向相反。每當

金星與地球彼此最接近時(相隔584天),金星都以同一面對著地球。

------------

 

我們也能夠把電波射向金星,穿過雲層,從表面反射後回到地球上的接收天線,

因此而帶回有關反射表面的知識。使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金星,需要先進的雷達系統,在原理上類似於警察用來偵測超速駕駛的設備(但是為了從金星反射,需要威力強大得多的發射器!)這些技術顯示金星的自轉比其他行星慢:金星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43天。此外,金星自轉的方向與它繞太陽做軌道運動的方向相反(圖12.3)。這個方向也和地球以及(除了天王星與冥王星以外)所有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隨著地球上雷達的功率與複雜性的增加,繪製金星表面的地圖並非難事。地圖顯示的地形和地球的地形非常不同,我們下面會談到。首先,雷達反射顯示某些金星表面有大規模的隕石坑洞,表示這些區域比地球上同樣大小的區域來的年老。

 

<金星的大氣層>  (The Atmosphere of Venus) 

 

金星如何維持這麼高的表面溫度呢?登陸的太空船告訴我們,金星的表面並沒有特別大量的放射性岩石在放熱,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必定在於行星的大氣。導致行星高溫的關鍵,在於大氣的組成與大氣的總量,後者用行星表面的大氣壓來表示。

 

p 286

 

一系列由蘇俄與美國送進金星大氣層的太空船,證實該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所組成,比例高達百分之96,其餘的成分則是氮分子(約百分之3.5),加上少量的氬氣以及微量的二氧化硫、水蒸氣、鹽酸 (HCl)、氟化氫 (HF)、硫化碳 (COS??),以及一氧化碳等等。這些成分和地球大氣迥然不同;地球大氣主要是由氮、氧、水蒸氣、氬,以及微量的二氧化碳所組成。但是更重要的是,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換句話說,金星大氣不但多半是二氧化碳,而且金星大氣的二氧化碳數量,將近是地球大氣裡氮氣(佔全部的百分之78)數量的100倍。

 

金星的大氣是地球的100倍,其表面溫度高到足以融化一些金屬,因此金星是所

有行星裡表面最熱的,而成為拍攝煉獄電影的好場景。在我們想像中,沒有行星比這個行星更不利於生命了。在1970年代與1980年代登陸金星的俄國太空船,所傳回來的影像顯示還是有些陽光能照達地面,但是在金星表面的光亮程度,相當於在地球上天空完全被厚雲遮住的情形(圖12.4)。由於表面溫度高到足以

融化鉛及鋅,我們確信會在表面發現一般的岩石,而不是某種融熔的黏液。但是

有點讓我們意外的是,造成金星明亮的雲層是由高濃度的硫酸(H2SO4)小雨滴、而非由水或冰的結晶所組成。簡單的說,我們的姊妹行星看樣子不是個適合避暑的地方,甚至不會成為觀光景點。

 

<溫室效應>   (The Greenhouse Effect) 

 

金星是如何變成這麼一個可怕的地獄呢?因為我們的姊妹行星繞太陽的距離,只

有地球離太陽的百分之72,我們預期金星會比地球熱,但是沒想到它會比地球熱上個450度!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一倍半,而火星的平均表面溫度只比地球的平均低了50C。但是要是我們考慮金星厚重的大氣層,對入射陽光的影響,那麼我們就能看出為什麼這顆行星能達到將近500C的表面溫度。

 

p 287

 

----------------

12.4  俄國的「金星10號」 (Venera 10) 太空船從金星表面傳回來這些照片。

熟悉的巨礫顯示表面溫度並未使岩石融化。

-----------------

 

穿過金星雲層的可見光到達地面後,會將表面加熱,而由於這個加熱現象,表面

會輻射紅外光子,因為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有這種輻射。(數千度

的物體 ── 例如恆星的表面 ── 主要是輻射可見光,但是即使是這些高溫的輻射體也會發射紅外光子)。然而和可見光比起來,紅外輻射比較不容易穿過大氣層(圖12.5)。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能吸收大量的紅外線,正因為如此,分子本身變得比較熱,而向四面八方輻射。向下輻射的紅外線又進一步加熱行星表面,而向上的輻射則加入來自表面的紅外輻射,加熱上方的大氣分子。最後,大氣最上層的輻射漏往太空,這個再輻射的能量一定要與行星所吸收的能量相平衡。為了達到這個平衡,表面的溫度必須要非常的高,因為來自地表的直接輻射幾乎會被完全吸收。

 

吸收可見光、輻射紅外線,以及金星大氣層留住部分紅外輻射的這些過程,在行

星表面以及低層大氣產生驚人的加熱效果。天文學家把行星大氣留住紅外輻射的

現象稱為「溫室效應」,因為園丁的溫室也是以類似的原理運作:可見光透過玻璃,將植物及泥土加熱,然後這些植物、泥土所輻射的紅外線,卻被玻璃片擋住了。因此整個溫室要比沒有玻璃(相當於行星的大氣層)時,來得溫暖。有一個我們更熟悉的溫室效應的例子,發生在大熱天的汽車裡,此時太陽的可見光把內部加熱,因此內部發射紅外輻射,而這些紅外輻射無法輕易跑出玻璃窗;再一次,紅外輻射因為被遮擋,而產生相當程度的加熱現象^1。

 

--------------------

12.5  穿過金星雲層的陽光會將表面加熱,表面於是在紅外波段輻射。由於在金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強烈吸收紅外輻射,這些紅外輻射的能量轉給了分子,大氣層因此變得比較溫暖。大氣向下的輻射又使得表面進一步受熱。

--------------------

 

p289

 

-------------

腳注1:嚴格說起來,這些例子是不正確的,因為花園裡的溫室與汽車之所以變

熱,是由於限制了{對流},這是行星大氣所沒有的。儘管如此,「溫室效應」這

個名詞已經深植在科學詞彙之中了。

------------

 

我們這種生命之所以能持續存在於地球上,溫室效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們

自己的大氣層留住一部分來自地面的紅外輻射,因而使得地球表面與低層大氣

保持溫暖。如果剝光了大氣層,地球的平均表面溫度會只有-20C。事實上,地球的平均溫度比這個高了約35度,因為我們大氣中的水蒸氣以及二氧化碳分子留住了一些紅外輻射。這兩種分子在吸收紅外線方面,特別有效率,而我們大氣的主要成分 ── 氮氣與氧氣 ── 在這方面則效率不高。人類已經顯著地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經由燃料燃燒而釋出),因此會讓我們的行星變得更熱。在未來的幾十年,如果目前砍伐雨林以及消耗化石燃料的速率持續下去,這可能會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所組成,比我們的大氣厚了幾乎100倍,溫室效應在金星展現了最大的威力。雖然照射到金星的陽光只有一小部分通過雲層,由吸收紅外輻射效率很高的成分所構成的厚重大氣,相較於金星沒有大氣的情況,表面溫度提高了400度。

 

<為何金星與地球如此不同?>  (Why Is Venus So Different from Earth?)

 

我們現在瞭解了金星的大氣{何以}能夠維持這麼高的表面維持。接著我們需要

知道{為何}金星會有這麼厚重、充滿CO2的大氣,而地球則沒有。就如我們在第8章所談到的,造成金星大氣與地球大氣不同的原因,可能在於地球上有生命,而金星上不但沒有生命也沒有液態水。

 

地球大氣並未含有太多的二氧化碳,這是因為它們多半鎖在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裡。石灰岩一般包含了百萬個微小的貝殼,這些貝殼是活的海

中生物從溶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所製造出來的。如果我們收集地殼中所有的碳酸岩石,將其加熱並且釋放到大氣層裡,那麼地球的大氣濃度將會是現在的70倍,那時空氣的成分多半是二氧化碳,就和金星的情形一樣!值得強調的是,即使沒有生命,只要有液態水的存在,碳酸鹽也可以形成。大致說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於水中,這個微酸能與矽化岩石結合成為矽酸鹽。水的侵蝕會讓岩石露出新的表面,而使上述過程持續進行。由於生命的起源與維持也必須仰賴液態水,我們就知道{這兩顆行星之所以不同的關鍵因素,就是金星上缺少液態水}。

 

p 290 

 

假想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濃了,就說是現在的10倍吧,那麼CO2的含量就

成了百分之0.3。即使是相對來說這麼小的大氣成分的變化,也會對我們的行星

產生相當大的影響,這是因為二氧化碳吸收紅外輻射的能力很強。我們進一步來推測這個假設,計算一下如果我們把地球移到像金星那樣接近太陽,會有什麼後果。因為較靠近太陽所造成的溫度升高,會使海洋變得比較溫暖,加快蒸發的速度,因此而增加大氣中的水蒸氣量。水蒸氣是水分子氣體,也是紅外輻射的良好吸收體。紅外輻射吸收的增強會造成表面溫度進一步升高,而這又導致更快速的蒸發,吸收更多紅外輻射,然後更多蒸發,直到整個海洋都到了大氣裡為止。這個有效率的回饋過程稱為{失控的}溫室效應,因為它會一直進行直到行星表面不再有水剩下為止。到了這個地步,地球會變得非常熱,同時大氣裡的水蒸氣會上升到高處,而被來自太陽的高能紫外輻射破壞,如下面這個方程所示:

 

    H2O+ 太陽紫外輻射 →H+H+O

 

這樣產生的氫原子,因為質量低,會從行星的重力場逃逸,而比較重的氧原子則

留下來和別的元素結合(圖12.6)。

 

這個預測金星上水變化的理論,很奇妙地被「金星先鋒號」太空船與探測艇在1981年於金星大氣裡發現大量的氘所證實;氘是氫的同位素,它的每個原子核裡都有一個質子與一個中子。當氫離開行星時,質量是普通氫的兩倍的氘則比較不容易逃逸,因此,隨著時間增加,氘的濃度會愈來愈高。「金星先鋒號」發現金星上的氘與普通氫的比例是地球上的100倍!這個結果非常讓人意外,以致在剛開始時,大家還相當懷疑這個結果。但是金星的高氘含量在1989年由地面望遠鏡針對金星低層大氣輻射所測量到的光譜,得到明明確的證實。在這些觀測中,來自H2O以及HDO兩者的吸收線都被偵測到了,因此而計算出來氘與普通的氫的比例,仍舊差不多是地球比例的100倍。很顯然的確曾經有大量的氫氣

從我們的姊妹行星逃逸。

 

p 291

 

------------

額外的水蒸氣加強了溫室效應

 

表面溫度升高產生更多的水蒸氣

 

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將H2O解離成H與O。氫(H)比氘(D)更容易散逸

 

12.6   以金星與太陽的距離來看,較高(和地球比)的表面溫度將使水無法存在於行星表面。取而代之的是失控的溫室效應,最後會因為太陽的紫外照射而

將水破壞殆盡。

------------

 

p 292

 

所以,藉由一個簡單的思考實驗,我們問自己:如果我們把地球移到像金星那樣靠近太陽,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便能解釋我們的姊妹行星為什麼這麼奇怪了。這個實驗還有一項推論:氫氣會大量逃逸,導致比較重的同位素氘會比較容易留下來 --- 這是可以用一系列的觀測來檢驗,而這些檢驗都支持這個推論。

 

這看起來似乎很棒,也好像很可靠,然而我們還是不確知金星上水的演變歷史。我們必須記住,金星上過量的氘元素還可以有其他可能的解釋。還有,麥哲倫

號太空船在1991年對金星表面精細的雷達繪圖,並沒有發現任何早期水侵蝕的

徵候:沒有乾涸的河床,也沒有證據顯示海洋曾經一度沖刷火山邊緣所形成的

海岸。但是這些負面的結果並沒有抵觸金星早期海洋的假說。雖然這個行星表面

有些地方很老,但是撞擊隕石坑的密度完全不如水星或者月球來的高,因此水星

與月球表面要比金星的表面老得多。金星一定是在非常早期就失去了它的水分,而我們尚未找到該時期的記錄,以後也不太可能找得到。金星就和地球一樣,經由內部熱能所驅動的地質過程,使得它已經失去了最早期的歷史。

 

我們能用另外一個間接但卻具說服力的論點,來說明金星曾經有水。那些撞擊地

球的彗星及碳粒隕石一定也有一些伴隨著撞到了金星與火星,把水以及其他易揮

發的物質帶給這三顆行星。支持這個結論的強力證據可以在火星古老的侵蝕痕

跡中看到(圖13.4)。因此金星上較高的氘含量,以及乾燥的大氣目前的最佳解釋,似乎就是金星剛開始有大量的水 ── 說不定和今日在我們海洋裡面的水一樣多 ── 但是這些水經由陽光的分解與氫氣的散逸,已經消失了。

 

所以我們發現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關係,因為我們從金星所學到的,將可以應用到其他太陽系統中的行星。我們可以把這個發現總結如下:{某顆行星如果像金星距離太陽那般,靠近供給它光線的恆星(如果該恆星光度比太陽弱,距離可

以近一點;如果該恆星比較亮,則距離會遠一些),那麼這顆行星就無法在表面保有液態水 }。對於滿足這個規律的行星來說,這是很淒慘的,因為就我們所知的生命來說,想要持續維持生命的存在,液態水是絕對必要的(見第10章)。

 

p 293

 

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層關係。液態水使二氧化碳氣體溶解,而從大氣中移走,從之產生碳酸鹽岩石,生命以產生碳酸鹽結構(像是貝殼)的方式,大大地加速了這個過程。因此要是沒有液態水,也沒有生命,在我們假想中的行星上面,釋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會一直存在,而造成像今日的金星那般如煉獄的環境。地球生物使我們的行星變得和金星大不相同;人類要是因為燃燒石化燃料供文明使用,釋放愈來愈多的二氧化碳,而造成地球愈來愈像金星,的確是一件諷刺的事情。

 

當科學家瞭解到金星的表面與低層大氣都非常熱時,他們懷疑可能無法在金星上找到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兩極的區域如何呢?它們難道不會涼爽一些,甚至存有液態水呢?很不幸地,讓表面溫度升高的濃厚大氣層,也同樣讓這個假設不成立。大氣層有如巨大的烤箱,把熱循環到行星各處,以致整個表面 ── 不管是

白晝面、黑夜面,從南極到北極 ── 都以475C的溫度在燒烤,行星上各地的溫差不超過10到20度。由計算大氣的運動情形得到了這個推論,後來已經透過仔細觀測金星的熱輻射而得到了證實。

 

<金星上的生物?>   (Life on Venus?) 

 

金星的表面被一層厚重(相當於一公里厚度的海水)的大氣所包覆,因此熾熱的

表面不是生命的樂園。但是生命會不會存在大氣中呢?這會不會是我們所忽略的生態藏寶之地呢?舉例來說,我們不妨考慮金星地面上方53公里處的大氣層,該處的壓力等於750毫巴(圖12.7),相當於科羅拉多的雅斯本 (Aspen),而溫度是37C,相當於人的體溫。因為我們現在位於一些雲層的上方,穿過濃霧的陽光會比行星表面來得強。由於金星沒有臭氧層,這些陽光包括了致命(對我們而言!)的紫外線,然而我們可以想像出有些生物體具有簡單的保護外殼,以對抗紫外線。因此乍看之下,金星的高層大氣似乎是個不錯的環境;太空人可以藉著氣球飄浮,戴著簡單的氧氣罩及面具,在當地尋找相當於我們這裡的鳥類與蝴蝶。

 

但是這個探討忽略了兩項重要的事實:金星的大氣非常乾燥(相對濕度絕不超

過百分之0.01),而且我們的太空人所要穿越的濃霧是由硫酸珠粒組成的!事

實上,地球上某些生命是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但是只能存在短暫的時間。我們所知道的生命需要水分來成長、來繁殖,而金星的大氣似乎沒有提供我們這種生命的基本要求。

 

-------------

12.   在金星表面上方53公里的高空處,溫度降了440C而成為溫暖的37C,

同時壓力減弱成不到表面的百分之一。

-------------

 

p 295

 

金星上會不會已經有{不同}種類的生命出現及演化了呢?人類能不能改變金星的現況,像是引進蘊水豐富的小行星,而使金星成為空間供不應求的地球居民一個棲身之地呢?我們現在無法回答第一個問題,但是所有我們能夠得到的證據都顯示被濃厚大氣包得透不過氣來的金星,是沒有生命的。至於改造這個行星,我們已經看到由於失控溫室效應的存在,液態水在金星上是不穩定的。僅是把水帶過去並不會改變這個基本情況。失控的溫室效應只會重新再開始罷了。

 

過去的情況又如何呢? 我們一定要永遠記著,當我們檢視今日的行星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觀看時間的系列快照。有個45億年這麼長的時間,我們當然可以想像金星的氣候在過去與現在是不同的。事實上,這裡或許有一絲希望,因為在太陽剛到達主序之時(見第5章),其光度比現在約暗了百分之25,這表示金星當時會比現在冷得多。(至於會不會冷到足以在表面保留液態水就不是很清楚了)。不管如何,這個期間不會太長久,因為太陽的光度會繼續增加,直到成為現在的光度。儘管如此,這個可能性使得在金星上搜尋古代液態水侵蝕的證據,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而這也是審視該行星表面雷達及登陸艇影像的研究者心中一直想做的事。不幸的是,麥哲倫號的觀測表示,金星表面的平均年齡只有10億年,年輕到無法顯示古代水侵蝕的痕跡。

 

<太空船的探勘>  (Exploration by Spacecraft)

 

如今,人類繼續送太空船前往研究這個明亮而謎樣行星上面的情形。在1978年

12月抵達金星的蘇俄「金星號」與美國的「金星先鋒號」太空船兩者都包括了登陸的探測小艇,美國也放了一艘太空船繞行金星,以超過十年的時間繼續研究該行星。金星先鋒號在1979年的雷達研究顯示,金星上有深達5公里、寬300公里,且至少1500公里長的裂谷,這是太陽系裡最大的峽谷。另外,雷達也發現金星上面有座稱為「馬克斯威爾」 (Maxwell) 的山脈,比聖母峰還高;另外還有叫做「艾西塔」 (Ishtar) 的廣大高原,比地球上的西藏高原還遼闊。這些景觀在圖12.8中可以看到。注意到和地球比起來,金星上高起的部分(大陸)相對面積比較小。

 

---------------

12.8  此圖是「金星先鋒號」的雷達影像實驗所揭示的金星表面圖。這張全圖

不久將被麥哲倫號的資料(解析力好上100倍的表面影像)所取代。

---------------

 

這些發現被1983年配備有雷達的蘇俄軌道太空船(表面解析力為1到2公里)

所證實且進一步延伸。蘇俄在1985以更多的探測艇延續他們的成功,這些探測

艇放下氣球以研究行星的氣象。美國則在1989年發射麥哲倫號雷達任務,於1990

8月10日抵達金星附近。麥哲倫號以120公尺的解析力,取得了幾乎整顆行星每個部份的影像,這個解析力比蘇俄先前的任務好上10倍。以這樣的解析力,不但可以搜尋到古老水侵蝕的痕跡,還可以找到現在的火山。雖然在表面沒有找到水存在的徵候,但是卻有很多火山的證據(圖12.9)。問題在於這些觀測到的火山是否處在活躍的狀態。人們曾以活躍的火山來解釋大氣中SO2數量的大量改變,但是我們仍缺乏這些火山存在的確切證據。SO2的變化可能只是分解

H2SO4雲的大氣現象。由於有隕石坑的存在(圖12.10)以及缺乏板塊運動 ── 也就是不斷改變地殼的過程 (參見圖1.2與8.2) ── 的證據,使得很多地質學家認為金星是顆類似地球、但是發展受到限制的行星。或許30億年前的地球表面看起來就像現在的金星(除了我們有海洋之外;當時地球一定有這些海洋)。表面發展受到限制可能也表示金星外層沒有水分,因為推動地球表殼板塊運動的對流作用,必須仰賴水做為潤滑劑。

 

p 297

 

------------

12.9  這是麥哲倫號太空船於1991年在金星表面的Alpha區 (Alpha Regio) 所發現的7個圓頂型的山丘。一般相信這些景觀是從一個中央開口溢流出來的稠密岩漿所形成。這些「小丘」的直徑大約是25公里,最高達750公尺。圖中能看得出的最小細節是120公尺。

----------

 

p 298

 

對於我們姊妹行星所曾發生過的怪異演化過程,這些新發現只不過確認了我們目前的瞭解。在尋找太空生命方面,金星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行星與中央恆星保持適當的距離是很重要的}。

 

<結語>

 

金星在體積大小與質量方面與地球最接近,但是它的大氣與表面則和地球截然不同。金星為厚重的硫酸雲所覆蓋,外面的觀測者在可見光波段,永遠也看不到其受475C煎烤的表面。這個高溫源自厚重的大氣層(主要是二氧化碳)所產生的強大溫室效應:來自太陽的短波長可見光能夠穿透大氣層,達到金星的表面;長波長的紅外光子則比較不容易向外穿出大氣層。類似的溫室效應造成地球表面的溫度,比沒有大氣的情況高了約35度。但是我們姊妹行星的大氣比地球厚了90倍,而且主要由二氧化碳(良好的紅外吸收體)所組成,因此溫室效應強得多。

 

p 299

 

穿透金星雲層的雷達訊號顯示它在緩慢地(243天)自轉,也顯示金星表面在地質上的各形各色。早期失控的溫室效應 --- 紅外光子被水蒸氣吸收,使溫度升高,因而產生更多的水蒸氣,以及更高的溫度,這些都阻撓了石灰岩(能夠消耗二氧化碳)的產生 --- 使得金星成為與地球完全不一樣的行星。我們能夠得到的結論,就是這兩顆行星之間看起來微小的差異,例如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會在行星形成後的億萬年間,導致很大的差別。

 

問題

 

1. 如果我們看不到金星的表面,那我們怎麼知道上面全都是坑洞呢?

 

2. 在地球上,海洋的深度每下降10公尺,壓力就增加1個大氣壓。我們在海裡

要下沈多深,壓力才會和金星表面的90個大氣壓相當呢?

 

3. 為何金星的大氣會造成比地球大氣強得多的溫室效應?

 

4. 為何在產生金星與地球上的溫室效應上,二氧化碳特別重要?

釋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進入地球大氣層,將會如何影響地球表面的溫度呢?

 

5.  金星黑夜的一面雖然連著好幾個月處在黑暗之中,但是為什麼溫度卻幾乎等

於白晝的那一面呢?

 

6.  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得地球免於發生類似像金星一般的溫室效應?

 

7. 從金星表面每上升5公里,大氣壓力就減弱2倍。從表面的90個大氣壓開

始,我們要在大氣層裡上升多高,大氣壓力才會降為1個大氣壓,也就是等

於地球海平面的氣壓?

 

8. 金星大氣裡的某些部分壓力為3/4個大氣壓(也就是地球海平面氣壓的75

%),而且溫度約是37C。為何這卻無法成為生命發展的良好環境呢?

 

9. 我們如何檢驗「金星形成時有大量的水分,之後因為光分解作用而失去了這

些水」這個假設呢? 為什麼同樣的情形沒有發生在地球呢?

 

<進階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