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天文教育的展望

此篇刊於「新講台」,是經過節錄的濃縮版,想要看原版全文,請看「論台灣天文教育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及物理系)

每當有學生問我,學習天文學有什麼用,我總先回問莫札特的音樂有什麼用呢?意思當然是希望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人類心靈對「真、善、美」的終極追求。那麼,學習天文到底有什麼用呢?能賺錢嗎?天文學是怎麼樣的學問呢?現代國民對於宇宙應該有哪些基本認識呢?我國的天文基礎教育能夠達到這些要求嗎?

天文學研究的對象包括宇宙中的天體,以及其交互作用。太陽、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我們身為宇宙的一部份,無論是你我身上的物質,或是活動所需能量的來源,都與宇宙天體息息相關,天文學所研究的因此是切身的問題。想要瞭解這些物質交互作用的力量,我們必須具備如物理、化學、數學等科學知識。

但是天文學也研究地理的問題:我們想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自己所在的位置、我們有哪些鄰居,這些鄰居距離我們多遠、有哪些「特產」?天文學家利用科學方法,繪製出宇宙的「地圖」,利用天體發出的光,推論這些天體的距離、成分、大小等。另一方面,天文學也探討歷史問題:我們從何而來、往何處去?宇宙中的天體──甚至包括宇宙本身──如何起源、演化,其中發生了哪些事件?天文學家像考古學家一樣,根據珠絲片斷的證據,抽絲剝繭地(還是利用科學方法!)試圖重建這些歷史。

俗語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國基礎國民教育中有完整的地理課程,甚至近年更積極加入本土教材。但是,對於我們頭上的那片天空呢?我們可能知道法國產什麼、四川有哪些重要鐵路、金瓜石冬天吹什麼風。然而學遍中、外地理,卻忽略了人類地理!因為聯考不考,大家都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歷史科目亦然,我們學遍古今中外的天下大事,怎麼能夠渾然不知宇宙、地球,與人類的來龍去脈呢?

我們的教育,相當欠缺天文這一環節。即使和其他科學領域相比也是如此,例如我們學到原子中有電子,這當然是重要的知識,但這些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而對於每天看得到的太陽、月亮、星星,當然更應該知道它們是什麼。不少人能夠背出牛頓三大運動定律(雖然大多不知道意義),但是卻無法說出四季的正確成因。先進國家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不僅止於天文這個領域,然而我國國民普遍缺乏天文學常識,尤其嚴重。

問題的關鍵當然是因為聯考不考,所以從家長、老師,到學生都不重視這門學問。目前國小自然課裡介紹了月球及太陽隨時間、季節在天空的位置,以及月相(圓缺)的變化等。國、高中的天文相關課程則包括在地球科學裡,透過介紹我們所在的地球,向外探討宇宙的大環境。根據經驗,學生通常對天文非常有興趣。然而在實際教學時,由於天文學往往安排在課程的最後部分,因此常囿於學期進度而匆匆帶過,這是很可惜的。教學時間不夠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內容太難。以中學物理課程為例,儼然就是簡化了的大學物理,連章節的順序(力學、電學、磁學、光學、近代物理)都大同小異,目的似乎在訓練人人成為物理學家。

地球科學也有一樣的問題。目前的課程大綱包含地質、大氣、海洋、天文等領域,依舊是大學系所的對照。因此教科書往往由這些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撰寫,如此編寫的方式,容易失之各自陳述,學生也就不易獲得整體的概念。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乃是因為目前負責教育的我們這代人(當然包括筆者自己!),在求學過程中缺乏通識教育,因此只能透過單獨領域的訓練,來看事情(大自然)。缺少通識宏觀修養的結果,就是學電機的人,原諒自己不懂得DNA,而念管理的人覺得沒有必要知道工業廢氣對臭氧層的影響,但這些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而應該具備的常識,就好像我們應該瞭解四季更迭、日夜交替、星辰升落、流星殞落等現象一般。報章雜誌如今也不乏天文新聞,例如哈柏望遠鏡最新的發現(雖然很多是眼睛看不到的),而流星雨、彗星、黑洞等早已成為耳熟能詳的日常字彙。天文學不該只是象牙塔裡,少數學者的學問。

我們的師資養成教育亦面臨同樣的問題。小學自然科老師,以及中學的物理或地球科學老師,普遍沒有天文學背景,因此在教學時,難免感到生疏。這不是老師們的錯,在當今的教育制度下,跨科系的訓練普遍不足(大學教授同樣如此!),因此即使是高科技的人造衛星計畫,我們有得是優秀的工程師,卻缺乏整合系統的人才。每次我參加由老師們自發組成的天文讀書會,我都很感動。然而後天的調理永遠彌補不了先天的不足,根本解決之道當然還是扎根的工作,但願透過你我的努力,我們的下一代能有較為實用而宏觀的國民常識。

全國目前約有7∼8所大學開設有天文相關的課程,不少是應學生的要求而開設。從修習人數來看,這些課都相當受到歡迎。除了現有的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以外,清華大學與台灣大學也正籌畫設立天文研究所,而各大學的天文課程也陸續增加,在在顯示我國在高等天文教育急起直追的旺盛企圖心,也奠立日後天文教學穩定的人才來源。天文學是觀測的學問,望遠鏡是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今日國內天文發展最大的隱憂,是沒有適當的觀測設施。中央研究院雖然參與國際合作,能使用一流的設備,但是僅限於少數人,同時設備放在國外,因此雖然是研究上的利器,在教學上卻無法直接利用。目前國內最大的望遠鏡是中央大學位於鹿林山天文台,口徑0.76公尺的反射鏡,而現在世界上超過6∼10公尺的光學望遠鏡已經比比皆是了。

我國的天文社會教育在近幾年亦急起直追。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除了靜態展示外,也舉辦各項動態活動,其中包括中、小學老師研習。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若能擴充天文人力,相信也能獲得有如在生物學方面的傑出成果。一些縣市的天文協會,由天文愛好者組成,在工作之餘除了欣賞星空之美,也餘積極推廣天文教育。近來天文新聞登上媒體的機會增多。我們不難見到具備人文修養的科學家,而今我們亟需具備科學背景的文史人才,例如中央大學中文系正在規劃「科技報導」的學程,就是個很好的構想。近年來市面上興起科學普及書籍的出版風氣,開始出現一些優良的天文讀物。但願這股風氣能持續下去,讓包括天文在內的科學教育能夠普及到更廣的層面。從科學教育的觀點來看,由於宇宙天體漂亮與神秘的照片,還有容易引人入勝的內容,因此天文學是引導學生對探討大自然奧秘感興趣的絕佳工具。

宇宙萬物之美並不僅止於漂亮而懾人的彩色照片,而是其得以預測的規律性。學習天文得以探討宇宙的奧秘,不單開拓我們的心胸,也讓我們更加疼惜自己。那麼,除了形而上的享受外,有沒有實質的價值呢?

天文學是門應用的科學。這裡所謂的應用不僅止於民生或國防,而是因為要研究宇宙天體必須具備多種領域的綜合知識,除了物理、化學、數學等基本知識外,還需涉獵光學、電子、機械等儀器,因此天文學家在電腦計算、網路通訊、資料分析、影像處理、儀器製造、程式開發等「能賺錢」的技術方面,也都有很好的訓練。日後即使不從事科學研究,也都有紮實「賴以吃飯的本錢」。

總之,觀諸國內過去幾年的覺醒,以及所做的努力,我們有理由樂觀,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天文教育,取得天文資訊也將越來越容易,國民的天文常識將可大幅增進。由於我國天文學目前處於急起直追的時期,仍需要很多研究以及教學人才,所以高等天文教育是有市場出路的。至於一般人,由於國內大眾對天文知識的飢渴,懂得一些天文知識不僅開拓眼界,在個人工作上也都可以找到發揮之處,如果你是位記者、漫畫家,或是軟體設計師,試想如果你懂得天文,市場機會將會很不一樣!

曾經有人反駁我,學天文和莫札特的音樂怎麼能相提並論呢,莫札特的音樂起碼可以賣CD賺錢呀!所以,天文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我衷心希望不只是想賣音樂CD賺錢,而是學到如何欣賞莫札特的音樂!說不定哪一天甚至會驚喜地造就出另外一個天文莫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