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陳文屏 中央大學天文所

原載於國語日報資訊雙週刊1998.05

         我們常說:太陽是生命之母,這是因為地球上的生命與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全都來自太陽。到底太陽為什麼會發光呢?月亮又是為何發亮呢?


        晚上在房間裡,我們看得到燈泡,因為燈泡會發光。有些物體雖然不會發光,例如書桌、牆壁,但是因為它們會反射來自燈泡(光源)的光,這些光到達我們的眼睛裡,我們一樣能夠看到它們。燈泡與書桌的差別在於:書桌是靠別人的光所顯示,所以只要把光源關掉,整個房間一片漆黑,我們就看不到書桌,也看不到牆壁及其他東西了。

        太空裡的天體,有的會自己發光,例如太陽。有的則自己不會發光,而必須靠反射來自別處的光線,我們才看得到,例如月亮(它是反射太陽的光)。也正因為如此,隨著太陽、月球,以及地球上的我們三者角度的不同,我們看到的月亮就會有不同的形狀,有的時候像圓盤,有的時候像一彎眉毛。當地球走到太陽與月球之間的時候,原來應該照射到月球的太陽光被地球擋住,我們就會看不到月球,好像月球被「吃」掉了一樣,我們稱這個情形為「月食」;而當月球走到地球與太陽之間的時候,太陽發光的圓盤被月球擋住了,這個情形稱為「日食」。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是由溫度非常高的氣體做成的。如果駕駛一艘非常耐高熱的太空船向著太陽飛過去,我們會感覺愈來愈熱,而在接近太陽時,會發現迎面而來的氣體愈來愈濃,但是並不會撞到實心的東西。換句話說,太陽和地球或月球是非常不一樣的:地球和月球都具有硬實的表面,但是太陽整團都是氣體。到達某個深度以後,溫度會非常高,所以我們的太空船便再也無法進一步深入。

        天文學家推測太陽中心的溫度高達攝氏一千五百萬度,可以發生核子反應,也就是氣體彼此撞擊、結合並放出能量。至於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外層,溫度比中心低得多,「只」有大約攝氏五千五百度,這個溫度雖然比地球上一般的東西熱得多,但是卻不足以產生核子反應。

        所以我們說太陽是團氣體,溫度極高的中心部分正在進行核子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向外層傳遞,最後射向太空,照亮了月球以及其他行星,也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光與熱。